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

《上医治未病》“每月一文思勤廉”荐文第187篇

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:2020-06-08 10:15

  “上医”一词最早见于《国语·晋语八》:“文子曰:‘医及国家乎?’对曰:‘上医医国,其次疾人,固医官也。’”也就是说,真正高明的医生,首先要能够治理国家,其次才能诊疗人的疾病或者处理更细微的事情。简简单单的一句话,道明了医国与医人具有相通之处。而“上医”大多是学识渊博者,通过仔细地观察和探究,做到“见色知病,按脉知病,问病知处”。

  《黄帝内经》有载,“上医治未病,中医治欲病,下医治已病”。后来,孙思邈在此基础上提出:“上工治未病之病,中工治欲病之病,下工治已病之病”,意指高明的医生往往能够在疾病未发之时及早干预,从而防止病发。在中医看来,在没有发病的时候,提前发现端倪,做好预防措施,就能够让人不生病,从而避免陷入“渴而穿井,斗而铸锥”的困境。这是“治未病”的重要性。

  治未病体现的是一种忧患意识。自古以来,忧患意识就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气质,也是中华民族长久发展的重要保障。《周易》说,“君子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乱,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。”孟子说:“君子有终身之忧,无一朝之患也。”从辩证的角度看,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相反相成、相克相生的规律性,安与危、治与乱、机遇与挑战、有利与不利、压力与动力等都是相互依存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矛盾对立面。增强忧患意识,关键就在于培养和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,善于预见危机,从有利中发现不利,做到见事于初萌、防患于未然,在化解矛盾和克服困难中推动发展。

  治未病,需要具备见微知著的眼光与能力。《何博士备论》有云:“天下之祸,不患其有可睹之迹而发于近,而患其无可窥之形而发于迟。”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《五代史伶官传序》中说:“夫祸患常积于忽微,而智勇多困于所溺。”做好预防工作,就要充分认识“有可睹之迹”和“无可窥之形”的关系,延伸预见和预防的“触角”,善于从细微处发现隐患,做到见事于初萌、防患于未然。

  治未病,需要抓早抓小,付诸实际行动。《后汉书·丁鸿传》有云:“若敕政责躬,杜渐防萌,则凶妖消灭,害除福凑矣。”意思是说当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刚有苗头或征兆时,就要加以预防与制止,坚决不让它继续发展。《老子》也讲,“圣人不病,以其病病。夫唯病病,是以不病。”说的就是,有道的圣人没有缺点,是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。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来治理,才能够没有缺点。这告诉我们,要时刻警惕、心有敬畏,把未病当作有病防,把无事当作有事抓。唯如此,才不至于在“寡人无疾”的错觉中,不知不觉病入膏肓。

  对于党组织而言,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,注重发现个别党员干部身上的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,及时咬耳扯袖、红脸出汗,督促其有则改之、无则加勉,防止“未病”“欲病”恶化成“已病”。党员干部个人更要时刻警醒自己,补足精神之“钙”,筑牢信仰之基,慎微慎独,及时清除思想上懈怠、私欲等“病菌”,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