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

浩然诤臣黄克缵

来源:石狮市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:2019-12-16 23:17

  黄克缵(1550-1634),字绍夫,号钟梅,泉州石狮永宁镇梅林村人,历任兵部尚书、工部尚书、刑部尚书、吏部尚书、户部尚书、兼理总督粮储等,人称“黄五部”。崇祯七年(1634),病逝泉州,南明弘光元年(1645),赐谥“襄惠”。古时,泉州城东门外曾矗立一座牌坊,上书“忠猷懋著,齿德并优”,正是为纪念他而立的。

  位于东南沿海的永宁卫有着600多年的历史,它不惧磨难、海纳百川,为抵御海盗外来侵略和海上交通经贸往来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,鼎盛时期,永宁卫与天津卫、威海卫齐名为全国三大卫。黄克缵出生于永宁西南一隅的87梅林渔村,他为官清廉正直,“历官中外,清强有执”“不避权贵”,事迹载入《明史》,得到高度评价。

  黄克缵自小聪明机智,胆识过人。十三岁那年,倭寇入侵永宁,其兄被擒,黄克缵临危不惧,“慷慨对贼,请代兄死,贼奇而释之”。

  减税降费 为民造福

  黄克缵为官四十多年,无论在地方,或者在朝廷,能够关心百姓疾苦,忠于职守,勤恳理政。任寿州知州,积极清丈田粮,推行“一条鞭”法,减轻百姓人丁税赋,增加田亩税收,抑制豪强兼并土地。山东任上,当地接连几年出现严重旱灾和蝗灾,百姓饥肠辘辘,他力争减免赋税,且开仓救济灾民,发放两个府库存粮两万石。黄河决堤,济宁和鱼台两县民田淹没无数,岁赋十万无法上缴,他苦心谋划,用其他收入充填,减轻百姓负担。他对黄河决溢忧心忡忡,曾将没收税款用以修理河堤,并很想作一番根本性治理,然客观条件限制,难以实现意愿,留有一部《古今疏治黄河全书》。

  公正廉明 文以化人

  黄克缵认为“清、慎、勤”是“为官之本”。寿州任上,他常对僚属说:“受职自有定分,名节千古不磨。”当地豪富霸占大量水塘为田,他坚决清收,驱逐占田豪强三十多家,收回近百顷田地。山东任上,他不畏内监权势,勇于同不法税监作斗争,向朝廷呈送《参临清税监侵欺税银疏》等,更是传为佳话。“小事速为决断,勿久滞累民”,积极办理案件,清理积案,又力戒造成冤假错案。大肆整顿吏治,力主对百姓的追征和词讼重点应放在教化而非刑罚,刑罚“勿复轻加于民”。重视文化教育,离任寿州二十年后,仍记挂着寿州的教育,捐出俸银,寄往寿州购置学田,补充书院膏火。《明史》称“惠政甚著”。离开寿州后,士民感念德行,自发地在八公山上为其建造生祠。

  清正廉洁 不避权要

  黄克缵一生为官,以国家社稷为重。万历中期,朝廷相继发生“梃击案”“红丸案”“移宫案”,围绕这三大案,分为两大派,各为自己利益,制造事端,互相攻讦,争斗非常剧烈,必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。身为尚书的黄克缵,夹于混战两派之中,执意持平居中,不偏不倚,并尽量居间调停。当时,魏忠贤权倾朝野,炙手可热,又值朝中重建三殿,黄克缵裁掉魏忠贤所要紫阶石费三十万两,又斥责魏忠贤想借机贪占南京铸铜器变卖。曾为大学士的门生杨景辰,高度评价:“当官不避难,立朝不树党,任事不顾私。”

  通文达艺 著作丰富

  黄克缵雅善声律,书法遒媚多致。作文通达驯正,为诗温柔敦百。平生著作有《数马集》、《杞忧疏稿》、《百氏绳愆》、《理性集解》、《春秋辑要》、《古今疏治黄河全书》、《全唐风雅》、《鉴井吟》和《独奕篇》等。

  专家之言

  石狮市博物馆馆长、副研究员、石狮市监委特约监察员李国宏: 黄克缵是“清、慎、勤”的倡议者和践行者,他注重个人修养和培育良好家风相结合的做法也值得推崇。

  人文地理

  永宁镇位于石狮市东南部滨海地带,东临台湾海峡,西倚宝盖山,南与深沪镇隔海相望,三面环海。

(图片来源:永宁古卫城微信公众号)

  风景

  永宁是源远流长的历史古镇,因其特殊地理位置,历来为闽东南地重要港口及海防重地,至今仍保留着完整的古街道,因两条贯穿东西南北的街道把四个城门分成四个方块,状如鳌鱼卧滩,故又有“鳌城”之雅称。自古钟灵毓秀,人杰地灵,底蕴深厚,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文人政客、革命英雄、商界巨子和著名侨领。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:姑嫂塔(亦称万寿塔或关锁塔)和城隍庙,著名的历史古迹有:古卫城遗址、朝天寺、玉皇阁、伊斯兰教圣墓、观日台、沙堤石笋等,还有李子芳烈士故居、董云阁烈士故居,“7.16蒙难纪念碑”等令人肃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