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

《用好“拒绝”的辩证法》 “每月一文思勤廉”荐文第152篇

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:2017-07-10 09:13

翻阅众多贪腐官员的忏悔录,发现一个普遍现象,那就是他们贪腐的缺口往往是从第一次未能拒绝发端的。对领导干部来说,深谙“拒绝”的辩证法,并将之运用于日常工作生活中,就很难被不法分子“围猎”。

么是“拒绝”的辩证法?陈云同志有过深入解读。一次在浙江杭州,地方上的同志想给已退休的陈云增加点营养,他们清楚陈云不会同意,于是决定来个先斩后奏。中午,在原来一荤一素之外加了一小碗“鱼翅”。吃饭时,陈云发现多了一个小碗,就问:“那是什么?”工作人员回答是“鱼翅”,老人家摆摆手,平和而坚定地说:“不需要,我吃的营养足够了。”秘书和地方的同志一起做他的工作,但都失败了。饭后,陈云语重心长地对工作人员说:“太贵了,吃不起呀!”稍后他又说:“今天吃了,哪怕是一点点,以后他们就会找借口给我做;这次浪费了,他们就不会给我做第二次了。”就这样,陈云给工作人员上了一堂生动而有意义的哲学课。

拒绝一次就不会有第二次,一次不拒绝就会有第二次、第三次……这就是“拒绝”的辩证法。现实生活中,我们常会听到一些人说,“下不为例”。这些所谓的“下不为例”,已经为“下次违例”打开了突破口。事实证明,只要坚决拒绝,就不会有下例,即使有下例也难以得逞。古代廉吏羊续悬鱼、山涛悬丝、苏琼悬瓜、周新悬鹅等,都是对“拒绝”的很好运用。如此一来,既能保持住为官者的廉洁本色,又能防止被别人“围猎”。

“拒绝”的辩证法好懂,但关键在于实际运用。我们党的优秀干部中,郑培民“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理由,不让自己有半点贪腐的念头”,杨业功“共产党员的党性阵地不能在一张宣纸上失守”……他们的拒绝,坚守的是初心、保持的是初衷,不变的是理想、信念、信仰、宗旨和党性。

用好“拒绝”的辩证法,靠纪律规矩,更靠政治觉悟、文化修养。有了觉悟,分清是非,才能管住自己,保持高尚。梁漱溟曾将文化分成两大类,“一个向外用力,例如把人类送入太空;一个向内用力,是吾日三醒吾身”。今天,我们向外用力成果显著,少数人却忘记了向内用力,忽视了吾日三省。广大党员干部注重向内用力,敢于无情地“解剖自己”,勇于在抵制诱惑中涤荡心灵,善于以涵养省察实现“内在超越”,就一定不会被利益的迷雾模糊双眼,真正以觉悟的灿烂星辰照亮前行之路,成就一个崇高的自我、大写的人生。